
采挖山药立冬时
我的家乡古城,俗称怀府,物产丰富,最出名的是“四大怀药”:山药、牛膝、菊花、地黄,其中尤以山药最为珍贵。
北依太行山做屏障,南靠黄河、沁河水源滋养,特殊的地理气候造成了怀府山药的独特药性。太行山野生山药最难得,四五年才能长成,可遇而不可求,药性和口感都是顶级的。
每年立冬,我都要邀约几名好友,深人太行山,一方面领略深山美景,一方面寻找野生山药的踪迹。深秋时节,太行山的景色和物产是最丰富的。成片的黄白色山菊花、满山的红叶、红灯笼一样的山柿子、灿烂如霞的山楂树以及珍贵的野生山药、柴胡、丹参、菟丝子等药材。
漫山遍野的荒草灌木,想找到野生山药不那么容易,但也是有窍门的。山药喜阴,一般生长在阴面的山坡上。另外它还有一种非常少见的生长特性。深秋后,即便停止生长变得枯黄,蔓与叶子却不断、不脱落,而且秧苗下面还散落着花生米大小的山药蛋。
山上石多土少,深扎在石头缝中的山药形状便随着周围的石头、沙土多少而变化,没有固定形状,而且表面坑坑洼洼布满了沙粒。我们在山上一直跑到中午,也没有见到一棵山药的影子,却遇到一个气喘吁吁的老人,坐在一个土坑边发呆。问了缘由,原来老人挖到一颗挺粗的山药秧,顺着秧苗向下挖了一上午,却挖到了一块磨盘一样的大石头。老人一下子傻了眼,只好放弃。我和朋友看着实在可惜,便帮助老人,继续开挖。我们先把磨盘石头周围的杂土清理干净,然后两人奋力用撬杠将石头慢慢掀开,移到一边,再向下挖掘,终于挖到了足足有三斤多的老山药。
现在上山采挖山药的人越来越多,野生山药就变得可遇而不可求,山里挖到的一般是不出卖的,留给自家食用,只作健脾养胃、补肺益肾。蒸、煮、熬粥吃都是美味,拿出两三块大小不一的山药洗净放米汤里,煮上一两个小时,散发出的山药清香便能充满整个屋子,令人回味无穷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