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击生产现场

      俗话说:热在中伏,在这炎热闷燥的季节里,我们奋战在生产一线的员工是怎样的写照?顶着37℃的高温,在生产班长的陪同下,我们走进生产现场,用我的眼睛和高温对身体的炙烤去讲述夏天里的故事。

      铅口

      走进还原炉车间,刚好开始放铅了。炉前工劳保齐全,戴着防护面罩,拿着专用工具奔向各自的战斗岗位。烧开铅口后,700多度的铅液像腥红的舌头顺着流铅槽汩汩流下,不停地舔着铅模,炉前工像刀枪不入的钢铁战士一样在操作着。那模子里的铅水在我眼中仿佛是一锅粥,任由操作。能喝吗?不,那味道甜腻的让你反胃;想做吗?那温度高的几乎可以融化掉手中的工具。看着放铅的场面,我似乎听到他们身上汗水被烤干的滋滋声。直到40多分钟后,10多块铅模中的铅液全被处理完毕,他们才卸下面罩,扶着栏杆大口大口喝着水,我知道此刻水是他们的生命。“慢点喝哟,我可敬的工友们!”止不住心中的敬佩,我出口说道。粗略的算了一下:一班8个小时,放铅4-5次,每班出铅45块算,他们需要在500多度的铅模前工作200多分钟,将近5个小时。难怪班长见他们喝那么多支藿香正气水,劝道:“是药三分毒,少喝点。”“不喝要中暑啊!”这就是我们炉前工真实的写照,衷心的说一声:“辛苦了,我的好工友们!”

      渣口

      到渣口时,放完渣了。只见一位劳保佩戴齐全的工友以“飞快”的速度近距离的把一块做好的泥砖堵到了渣口,可渣有些稀,泥砖很快被渣流冲掉。“再来一块,”他吆喝一声。在我眼中,放渣就好比另一个战场:1000多度的渣温,飞溅的红渣以及灼痛的肌肤。我看的有些模糊,有些胆怯。这虽不能与“惊险”挂钩,但工作服上那一个个新增加的小洞,一张张涨红的脸庞,都足以证明堵渣口时简短拼搏的艰辛。陪同班长对我说:“每一个半小时放一次渣,渣稀了不好堵,还得重新再堵一次。”我随口说到:“那咋控制渣的稀稠?”他接口道:“想要渣适合,炉况必须稳,这就要靠中控室的小伙子们了,渣含铅、氧料投放、指标高低等都和他们的操作有直接关系,需要他们时刻关注炉况,如不然岗位工就辛苦的多了,因为渣口太热,穿着劳保皮鞋都能把脚底烫的脱皮。”听完班长的话,真心希望这群维护“和平”的中控战友们在付出艰辛的同时能做得更好。加油,我的工友!

      下料口

      那一条黑色的长龙驮着来自原料车间的物料,匀速平稳的消失在黑色的洞口。只见它肆无忌惮的吞吃着,没有个饥饱,这就是另一工作岗位——下料口。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,两个人一轮换,一人围着一个下料口,时时守护着。虽不是第一次来到下料口,我还是为这些奋战的工友们感到心疼。看着他们一个个长满老茧的双手,我只想问:疼吗?疼!累吗?累!因为炉前的岗位大都是体力活,可下料口不但需要体力,还要眼不离洞口的看着,没有时间、没有规律,一切只在于他们的细心和努力。趁他们闲暇时,一位工友对我说:“通常炉况正常时,他们还会调皮的堵上几回,更别说炉况不稳时更是要辛苦百倍,在当前安全环保的大趋势下,我们马虎不得。”这就是我们的好工友,为他们强烈的环保意识点个赞!

      当我们在感叹公司领导们高瞻远瞩、运筹帷幄的同时,也来赞叹我们的工友们吧!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和努力,他们是劳动者、是基石,是我们最有爱的万洋人,是他们在维护着我们企业的稳定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