炉前工的战高温、迎“烤”验!

炉前工是铅冶炼工序中最苦、最累的高温岗位,夏天作业温度高达40~50℃。烧渣口、铅液铸锭、放渣、堵口、清理渣槽、更换风口……他们每天就是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中马不停蹄、周而复始地工作着、战斗着。

走到还原炉炉前,一阵阵热浪迎面扑来。在封闭的吸烟罩里,1000多度的热渣顺着渣槽流入烟化炉。刚要靠近吸烟罩的大门,就被无形的“火墙”挡在了外面,似乎再向前挪动一步,里面干热的空气就会随时引燃身上的工装,烤焦脸上、手上裸露的皮肤,使得我急忙退后。可我们的炉前工就是在这样环境下一干就是8个小时。

只见炉前负责人崔新武,身上穿着厚厚的阻燃服,头上戴着面罩,手上戴着防火手套正在观察放渣情况。热渣的红光在他眼睛里流淌着,他的脸庞在热渣的映照和炙烤下,也泛着红光。突然,他似乎察觉到了一丝异常,只见他手执钢钎,钻进吸烟罩,来到放渣口。他把钢钎的一端插进了渣口,另一端在手里上下左右舞动,他的身体也随之有力地晃动着,舞动的身影在热渣的红光中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剪影画。崔新武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完渣口,迅速转身,拽出钢钎,钢钎一头已经弯曲变红,且被热渣融化一大截。

“太热了!”从渣房的吸烟罩里撤出来,崔新武的汗水像“泉涌”一般喷涌而出,顺着脸庞往下淌,滴落在脖子上、肩膀上,打湿了阻燃服,深蓝色的阻燃服背后的一朵朵“祥云”变得模糊起来,一点点消失在“蓝色的幕布”中。崔新武说,“每天身上的工作服都是湿了干,干了又湿的,到下班时全是碱花。” 

高温下,有他们的执着与坚守;炉火旁,有他们的责任与担当;困难前,有他们的乐观和自信。他们始终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,战高温、斗酷暑,用实际行动谱写出一曲曲生动的劳动赞歌,他们就是这炎炎夏日最可爱、最可敬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