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清明庙会
月是故乡明,山是故乡美,水是故乡甜。可我情有独钟的则是一年一度的武山清明会。
思礼清明会,过去叫武山清明会,是济源规模最大的古庙会。起源于唐代,因为“茶仙”卢仝常于清明时节在家乡交友煎茶,所以逐渐兴起,是过去乃至怀庆府最大的庙会,每当此时,人流如潮,万头攒动,人们赶集踏青,登高祈福,延续千年。
记得小时候,每到清明集会时,学校放假,父母给上一元,两元,约上三五个朋友,就能在集会转上一天,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,但依旧记忆犹新。
因为疫情,阔别了三年的清明庙会终于重新开启。今年的庙会肯定异常热闹,难得偷闲半日,今儿休班,吃过早饭,带上老婆、儿子,集市上溜一圈。一路上,发现出来游玩的车辆可真多啊!可以用“车水马龙”来形容了,我们只好把车停在离集市很远的地方,步行进入集市 。
集市上热闹非凡,人山人海,看手工艺人用糖绘就栩栩如生的动物、买一把春天挖野菜的传统农具、赏新鲜上市的绿色生态蔬菜、咬一口炸得又酥又脆的麻糖,带给你“舌尖上的享受”……大家都手拉着手,肩并着肩,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挤散,我们跟随人流涌入喧闹的集市,只见街道两旁的小摊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,吃的、喝的、玩的……各种商品琳琅满目,让人目不暇接。那些摊贩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,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,有吆喝的,有唱的,有跳的,非常热闹,一路上我紧紧拉着儿子的手,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人群挤散。
会场上几道街都被围得水泄不通,吃饱喝足,人群开始分流。老人们去拜一拜卢仝、逛一逛石榴寺,累了就坐下来听会儿戏。年轻人则沿着步道,登高踏青。
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。赶集并非只为买东西,而是感受它的气氛,小贩的叫卖声,讨价还价声,还有扑鼻而来的香味,让人流连忘返,我喜欢这样的市井气息。
听着小贩的叫卖声,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,时间过得真快,不知不觉已到傍晚,赶会的人也在慢慢散去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