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同呼吸 共命运
一年前,我怀揣梦想走进万洋集团,被分配到铜事业部工作。在这一年里,我见证了自己和冰铜炉的点点滴滴。
自己的成长
我仍然记得第一天走进冰铜炉的迷茫,尽管师傅王苏攀详细介绍了炉的概况和危险源,可我依然对这个地方一无所知。
一年后的今天,我不仅学习本岗位知识,还努力学习脱硫、收尘、炉前的相关知识,从整体更深入了解炉况。同时,我还获得了2019岗位能手称号。
冰铜炉的成长
稳定性成长:曾经的冰铜炉就像来自一匹来自草原的野马,难以驯服。炉况的不稳定大大增加了工作量,经常无计划停车与检修也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。如今的冰铜炉已变成一匹温顺的小马驹。车间可根据炉况制定打炉结制度,并把停车检修的主动权牢牢掌握手中。稳定性的不断成长是下料量成长的根本保证。
下料量的成长:以前由于各种因素限制,冰铜的下料量只有600吨左右。车间例会上,副部长刘艳波说只要下料量达到1200吨就奖励车间。主任刘艳峰通过与岗位员工深入了解沟通解决生产中困难,不断取得突破。数据显示3月下料量1200吨,四五月突破1400吨,八月更达到1540吨。冰铜炉正把曾经不可能变成可能,并且变得简单且轻松。
隐性成长:随着冰铜炉的稳定,各种消耗也在降低。数据显示,车间焦率从30%降到23%,焦炭用量从1200吨到现在每月不足800吨,仅此一项就节省几十万。同时,吨渣消耗从2300多元降到1300多元,为公司节省近百万元,节能减耗是冰铜炉不容忽视的成长点。
这就是一年来我和冰铜炉的成长历程,我们共生共荣,在未来的时光里我们仍将不断成长,不断取得突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