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万洋新闻
行业新闻
媒体报道
公司文件
万洋内刊
公示内容
济源十大当代愚公| 卢一明:炉火熊熊映丹心
日期:2017-8-30 14:57:47  作者:  来源:济源日报


当晨曦穿透薄雾,映照大地,远山、树影、厂房显得似真似幻,孕育着蓬勃的生机与灵气。8月21日6时许,济源市万洋冶炼(集团)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,思礼镇思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卢一明,站在办公楼上极目远眺,对万洋未来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。他翻开工作日志,仔细看了看,又拿起笔补充了一些内容。

20世纪90年代初,卢一明在熊熊篝火旁点燃“创业热情”,募集37.5万元建立了一个电解铅厂。大家同心协力,苦心经营,用汗水续写了新一代“愚公移山”故事。

在卢一明的领导下,万洋从作坊式企业,发展成为拥有4000余名职工的现代化企业;从37.5万元的家当,发展到今天年产值138亿元;从乡镇民营企业,发展壮大成为“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”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”……2016年,卢一明被评为“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”,今年又被评为“济源当代愚公”。

一堆篝火,九个兄弟,聚室而谋。他决心带领大家创办一个企业,带动一方经济,造福一方百姓,共建一片和谐

卢一明生在思礼村,长在思礼村,先后担任过生产队长、村委会主任、村党支部书记,对村里的情况非常了解,对乡邻有着深厚的感情,特别是对村头的万羊山记忆深刻。据村里一位老人回忆,万羊山曾是人们寄托希望,放飞梦想的地方。每到清明时节,村民和周边群众会结伴登山踏青,欢笑声、呼喊声此起彼伏。可是,随着经济的发展,有的人看到商机,不惜开山采矿,将山体挖得支离破碎。卢一明看到后感到心痛,带领大家外出考察项目,带回来很多资料;同时,每天拿小本子到处“转悠”,认真记录各种信息。终于,1994年冬天的一个晚上,他在新闻中看到本地一家企业的宣传信息,深受启发,决定召集大家商议。

说干就干,卢一明约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几位村民,在时任村委会主任卢振海的小院中商议。他们燃起了一堆篝火,照亮整个院落。他们或蹲在地上、或坐在砖上,伸出长满老茧的双手取暖,开始热火朝天地讨论。

在认真分析了全国、全市和本村情况后,卢一明提议就在万羊山下上炼铅项目。大家听后纷纷表示:“中,咱村有翻砂做铸件的传统,算算多少钱,不行就从小处做起。”

看到大家热情高涨,卢一明深感欣慰,立即表态:“建电解铅厂,村里没有资金,咱不吃大锅饭,搞股份制。”“行!”大家异口同声回答。

然而,当他们上门宣传动员村民入股办企业时,却不断遭到拒绝。卢一明等人磨破了嘴皮,跑累了腿,最后参股的总共就九个人,资金才37.5万元。九双大手紧紧攥在一起,他们齐声说:“掏出心窝同心干。”“我当时年轻没经验,不理解村民们的难处。后来,我才想明白,村民们大多不富裕,有的还比较穷,要把仅有的钱投到一个前途还不明朗的企业,实在太难了。”谈及当年的情景,卢一明深表歉意。

时光飞逝,很快到了12月中旬,由于资金不足,请不起建筑队,卢一明和兄弟们自带建材、工具,破冰和泥,砌墙建房、垒灶台、建凹槽。“大家那时吃住在工地,日夜施工。历经180天,一座简易厂房、几间办公室和一条电解铅生产线建成。”卢一明说,1995年5月18日10时,“济源市万洋有色金属冶炼厂”正式揭牌,他点燃了开炉的第一把火,1500吨电解铅项目正式投产。

辛勤的付出,总会有回报。两个月之后,万洋冶炼厂第一锅铅出炉了。卢一明和兄弟们激动地流下眼泪,他们对未来发展充满希望。拥抱、欢笑……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心中的喜悦。

可是,好景不长。在之后的发展中,卢一明和兄弟们又屡遭劫难:价值13万元的原材料被盗;8万元货款被骗,数十次讨要无果;为客户讨公道,而屈膝折腰……一次次致命的打击,几乎拖垮企业。一时间,社会上谣言四起,人心惶惶。卢一明和兄弟们泄气、愤怒之后,重新振作精神,直起腰杆,恢复生产。回忆起这些经历,卢一明不禁潸然泪下:“不说了,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。”

改革创新,转型升级,延链补链。他以不折不挠的精神,敢想敢干的胆魄,带领大家伙走上强强联合,绿色发展之路

万洋,起步于田埂之上,却没有过多的思想束缚。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、减轻污染,是卢一明最直接、最大胆的创新改革思路。

面对浪大风急的市场变幻,卢一明始终对技术创新心怀“敬畏”,坚持“实用、节俭、环保、高效”的原则,大刀阔斧地进行技术创新。在他的带领和倡导下,生产一线新技术、新工艺、小发明活动蔚然成风。太极板、大电解槽的电解新工艺诞生了,烟灰密闭收集循环利用成功了,热煤气贵金属熔炼转炉投产了……

每一次成功转折,都是对卢一明人生的巨大考验和历练。而他每一次都能在机遇与挑战面前,奋勇前行。2011年3月10日,卢一明带领他的团队自主研发、拥有知识产权的“三连炉”炼铅项目竣工,全线联动试车,并一次性点火成功,为铅冶炼行业向更加高效的清洁生产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板。

一路走来,万洋集团始终坚持“变中求新、变中求进、变中求突破”,经过不断转型升级,实现资源的“吃干榨净”,走上了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轨道。对此,卢一明说:“企业只有拥有世界先进生产水平的装备,搞好环保,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希望。”

愚公移山的目的是“指通豫南、达于汉阴”,与外界互联互通。卢一明则是活学活用,坚持在开放合作、互联互通中寻求机遇,集聚优势,实现共赢。

22年来,卢一明凭着坚忍的毅力、务实的精神、过人的胆识,带领万洋集团立足优势产业,瞄准行业龙头,全力招大引强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:以电解铅为依托发展蓄电池、合金铅等产品;以贵金属回收为依托发展金、银、首饰等产品;以硫酸为依托发展化肥、石膏板项目,提高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;达成了与浙江天能、杭州杭氧、山东泰山、湖北骆驼等集团公司的合作,实现了企业规模扩张、技术升级和管理升华。

万洋,已由昔日的作坊式企业,发展成为拥有5个生产分厂、10多个独立控股子公司和合资公司的集团公司。一个企业航母编队的雏形已然形成,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乐章正在奏响……

5次扩股,扶贫济困,福泽众乡邻。他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,执著追求大写人生

“不贪,学憨,敬业”是卢一明的人生准则。22年来,他始终坚守。作为一家产值过百亿的民营企业董事长,他个人的股份仅占1.72%。他说:“我虽然股份不多,但已很满足了。”在公与私的界线上,他从不马虎,严禁家人用企业的钱谋取私利。

“兴企富民、造福家乡”,是卢一明一直坚持的办企宗旨,已经成为万洋的企业精神和文化内涵。

1996年春天,企业生产形势空前好。卢一明在一次董事会上的提议“向全村以及周边村庄扩股”,遭到股东极力反对。在大家充分发泄之后,卢一明语重心长地说:“我的各位好兄弟,我非常理解你们的心情。但是,大家同住一个村子,同吃一口井水,我们日子好过了,不能看着他们受穷啊。”

经过好一番动员,大家的情绪逐渐稳定,卢一明又使出“狠招”:现有股东任何人不得扩股,最大限度吸纳村民入股。

消息一传出,全村都沸腾了。乡亲们纷纷揣着钱来入股。但卢一明发现,有20多户困难户没有来。于是,他便临时决定,由企业担保贷款,解决本村20多户和邻村10多户困难户入股问题。“卢董事长当时告诉我们,企业担保贷款入股,挣了是我们的,赔了算他的。”一位受益者告诉记者,此举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
“成功不代表拥有多少,而是为社会贡献多少。”卢一明说,让村民入股,让其家人进厂工作,既增加了他们的收入,又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。目前,企业已经进行了5次扩股,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受益!

“我们要做一个知福、惜福、造福的人。”这是卢一明时常提醒员工的一句话,更是常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话。

村里谁家有困难,谁家发生突发事件,卢一明都会前去看望,并给予资助。2007年,村民孔冬梅1岁多的儿子不幸患了脑瘫,花费近30万元。卢一明得知后,资助了5000元,并将孔冬梅安排到企业工作,缓解了她家的生活压力。孔冬梅对此深表感激。

在卢一明的影响和带动下,企业内部形成了风清气正、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。

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,卢一明深深感到:万洋要想真正成为一家百年企业,就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。在持续造福乡里的同时,他把目光投向了更加广阔的空间。多年来,万洋累计捐资5000余万元用于支持农村发展和民生事业改善,如修建了思礼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和幼儿园、老年活动中心、武山剧场、卢仝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;深入开展了“金秋助学”“关爱农民工”“千企帮千村”等活动。

采访中,记者了解到,企业专门成立了农机站和农业服务队,投资300余万元购置40多台农机设备,为本村和周边4个村庄5000多亩农田免费服务。2016年,思礼村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,居全市首位;周边村庄的群众收入也大幅增加。

每当村民提起卢一明这些善举,他总是诚恳地表示:“是这方水土养育了我,我要尽己所能回馈养育之情。”

“企业要更好发展,必须进一步加大转型升级力度。”卢一明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。他说,在今后的发展中,企业将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,全面提升产品装备、生产、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,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,增强发展后劲。

干当前、谋长远;观大势、思全局。卢一明并不满足于当前所取得的成就。他在企业迈上一个新台阶后,带领大家踏上健康产业、生态旅游的新征程。


编辑点评:

卢一明白手起家、艰苦创业,历时20余年,将当初只有37.5万元家当的作坊式企业,发展成为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”……

他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,始终把群众装在心里,事事想着群众。他用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、不等不靠的责任担当、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、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,诠释了“当代愚公”的特质。

金杯银杯,不如老百姓的口碑;金奖银奖,不如老百姓的夸奖。其实,老百姓的心中都有一杆秤,称量出各级干部是不是全心全意想群众之所想、所盼、所求。

从卢一明“不贪、学憨、敬业”的人生准则中,我们可以感悟到一位民营企业家不等不靠、勇于开拓、创新创造、埋头苦干、造福一方的实干和担当;感悟到一名共产党员信仰坚定、品德高尚、心系群众、大爱无疆、无私奉献的情怀和风范。

让我们学习“当代愚公”务实的工作作风、创新的思想境界、不变的担当精神,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。



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
 上一篇:“济源十大当代愚公”评选结果揭晓,收藏必看!
 下一篇:济源邮政“绿皮车”助力万洋驰援湖北